申漫视觉为中铁建工打造长三角高铁枢纽"数字孪生体"
- 发布时间:2025-03-14
- 浏览次数:2040
- 作者:上海申漫科技
上海,2023年9月——近日,上海申漫视觉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申漫视觉")与中国铁路建设标杆企业中铁建工集团达成深度合作,通过定制化三维施工动画技术,成功助力合
上海,2023年9月——近日,上海申漫视觉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申漫视觉")与中国铁路建设标杆企业中铁建工集团达成深度合作,通过定制化三维施工动画技术,成功助力合肥西站高铁枢纽项目实现施工可视化、管理数字化突破,为国内智慧建造领域树立创新标杆。
挑战:复杂高铁枢纽的"透明化"难题
作为长三角重点交通工程,合肥西站高铁枢纽项目涵盖站房主体、轨道系统、地下管廊等27个专业施工板块,存在多工序交叉、异形钢结构安装精度高、施工安全风险大等难题。传统二维图纸难以直观呈现施工流程,导致技术交底效率低、施工协同成本高。中铁建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张伟坦言:"项目高峰期需协调2000余名建设者,如何让每个施工环节'看得见、看得懂'成为最大痛点。"
破局:数字孪生赋能全周期管理
申漫视觉技术团队深度介入后,创新采用"BIM+三维动画"融合方案:
工序预演系统:将钢结构吊装、机电管线排布等关键节点制作成动态模拟动画,提前发现12处潜在碰撞点
720°全景VR交底: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施工场景沉浸式漫游,培训效率提升60%
智慧运维沙盘:基于施工动画数据建立数字孪生模型,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控
项目应用期间,施工方案修改次数减少45%,安全质量事故率下降80%,工期预计缩短15%。中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李强评价:"申漫视觉的三维动画不只是技术展示,更是工程管理的'透明钥匙',帮助我们打通了设计、施工、运维的数据壁垒。"
客户证言:数字技术重构建造逻辑
"在高铁站房钢结构屋盖提升阶段,申漫团队制作的毫米级精度动画,让每位焊工都清楚知道自己的作业位置和工序衔接。"项目总工程师王建军表示,"这种可视化沟通方式,使原本需要3天的技术交底压缩到6小时完成,验收效率提升30%。"
据悉,该案例已入选2023年全国建筑业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集。申漫视觉总经理陈昊透露,公司正在研发"AI+三维动画智能生成系统",未来将推动更多建筑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作为国内工业可视化领域的先行者,申漫视觉累计服务中建、中车、三一重工等500余家企事业单位,拥有30项三维动画技术专利,其自主研发的施工模拟系统已在港珠澳大桥、雄安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落地应用。

作为长三角重点交通工程,合肥西站高铁枢纽项目涵盖站房主体、轨道系统、地下管廊等27个专业施工板块,存在多工序交叉、异形钢结构安装精度高、施工安全风险大等难题。传统二维图纸难以直观呈现施工流程,导致技术交底效率低、施工协同成本高。中铁建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张伟坦言:"项目高峰期需协调2000余名建设者,如何让每个施工环节'看得见、看得懂'成为最大痛点。"

申漫视觉技术团队深度介入后,创新采用"BIM+三维动画"融合方案:
工序预演系统:将钢结构吊装、机电管线排布等关键节点制作成动态模拟动画,提前发现12处潜在碰撞点
720°全景VR交底: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施工场景沉浸式漫游,培训效率提升60%
智慧运维沙盘:基于施工动画数据建立数字孪生模型,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控
项目应用期间,施工方案修改次数减少45%,安全质量事故率下降80%,工期预计缩短15%。中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李强评价:"申漫视觉的三维动画不只是技术展示,更是工程管理的'透明钥匙',帮助我们打通了设计、施工、运维的数据壁垒。"

"在高铁站房钢结构屋盖提升阶段,申漫团队制作的毫米级精度动画,让每位焊工都清楚知道自己的作业位置和工序衔接。"项目总工程师王建军表示,"这种可视化沟通方式,使原本需要3天的技术交底压缩到6小时完成,验收效率提升30%。"
据悉,该案例已入选2023年全国建筑业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集。申漫视觉总经理陈昊透露,公司正在研发"AI+三维动画智能生成系统",未来将推动更多建筑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